你是否在网络上看到文章都说“卢曼发明了卡片盒”?正确来说,卢曼是改良者,不是发明者。理解它的由来,可能会改变你今天做笔记的方式。
卢曼的灵感从哪里来?
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,卢曼是参考哪一个学者来改良卡片盒。不过根据 Schmidt 2016 的文章提及,其实卡片式的管理笔记方法,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人使用。
卡片式笔记是怎么诞生的?
在中世纪,阅读的风气并不盛行。当时图书馆一般上只收藏神学书籍。但是由于印刷术的出现让学者陷入另一个极端状况 —— 书多到爆炸,连书名也来不及读,更不用说翻书籍里的内容。1550年,意大利书目家 Anton Francesco Doni 忍不住抱怨: “连书名也来不及读!” 这不是夸张,你可以想象,就像我们今天的邮箱,怎么刷标题也刷不完。
一位瑞士医生兼学者 Konrad Gessner (1516-1565年),他突破了当时的书目传统。除了记录神学书籍,还包含了其他学科,这个在当年是前所未有的,被人们誉为“书目之父”。他总共出版了两卷《Bibliotheca Universalis》(万用图书馆)。里面包含了3000名作者,内容摘录,出版信息,以及总共记录了10,000 篇文献,为后人提供了知识分类甚至影响学术界。
当时的传统书目,是每年按库存的书籍建立书目列表。 Gessner 为了完成出版,他必须在各处收集资料,如德国和意大利图书馆,私人图书馆,除了图书馆目录与图书馆本身的书籍,还包含了学者的报告,朋友的信,以及作者的目录。他的出版上还附上作者,出版信息,内容摘录。
以当时的读书环境,要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并不容易。他如何全面收集这些资料,并整理出如此庞大的知识分类?
他在书里《Pandectarum dive Partitionum Universalium》毫不吝啬分享摘录的方法:-
- 摘录 - 阅读时,把重要/有用处的摘录写在一张纸张上。
- 裁剪 - 用剪刀把每条摘录剪成小纸条(Slip)
- 重组 - 根据需要把小纸条排列和分类,然后再细分。
- 固定 - 小纸条按排序放在桌子上/盒子里。将其暂时固定,以便未来重复排列。 (固定方法,可以使用水溶性胶水,或者可移动性的工具。)
想象一下,在 16 世纪有一位学者,拿着剪刀裁剪成小纸条,铺在桌子上,不断的重新排列。
就如早期版的人肉版 EXCEL;不同的是,EXCEL 不会被风吹走,而小纸条会。
离题了,我们回到正题。
Gessner 是先把摘录分类和排序,并反复使用,最后完成了2卷百科全书。
如果把摘录当做是卡片,Gessner 的方法和卢曼有点相似可是不一样,把知识拆分成一张张卡片,重新整理,分类,再根据输出需要,重新组合起来。
传统卡片盒 VS 卢曼卡片盒:差别在哪里?
在这里你可以看到,卡片盒笔记法其实早就在16世纪就已经存在了。Gessner 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摘录方式。而卢曼在原有的基础上,通过加上卡片编号(方便找卡片),引用链接(得知卡片之间关联性),和关键词索引(分类多个主题),让这 “卡片式” 知识归档技术,更加系统化。所以卡片盒不是卢曼独创,而是改良者。
相比起来,卢曼在反复索引时,更灵活和组织信息。 让这个卡片式知识管理更系统化和完善。
不只是卢曼,其他学者也在使用
事实上,卡片式方法在学术并不少见。人类学家 Claude Lévi-Strauss 曾用卡片分析神话关系的结构。法国学家 Roland Barthes 也用卡片来管理知识,甚至把卡片放去展览。Hans Blumenberg 使用卡片式来管理笔记,他称为 ”index card“ (索引卡)。
卢曼只是把卡片索引机制发展到极致,并不是唯一的使用者。
所以,你也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卡片盒
卡片盒的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我们可以按生在的环境,工具,习惯来设计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。我们可以先了解卢曼的卡片盒机制,再来调整适合自己的卡片管理方法。
你认为卢曼和Gessner的卡片式管理笔记方法,还适合这个年代吗?
而你是尝试过什么方法来做笔记?
本文作者:木子猫
如猫般好奇,如木般生长 🌲
文献来源:
该文章引用 Krajewski 2011 和 Schmidt 2016 的文章,以下是完整文献标题。
Krajewski, M. (2011). _Paper Machines: About Cards & Catalogs, 1548-1929_ (P. Krapp, Trans.). MIT Press. (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2)
Schmidt, J. F. K. (2016). Niklas Luhmann’s Card Index: Thinking tool, communication partner, publication machine. In A. Cevolini (Ed.), *Forgetting machines: Knowledge management evolu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* (pp. 287–311). Brill.
本文相关卡片(点击展开)
- 引用 1.5 卡片盒真正由来-20250810
- 引用 1.5a 也使用 “卡片式” 归档技术的学者-20250810
- 引用 1.5b1 1550年阅读物爆增-20250823
- 引用 1.5b1b Konrad Gessner-20250826
- 引用 1.5b1b1 1548年学者提出 “卡片式摘录”-20250823
- 新增 1.5b1a 为何只收藏神学书的图书馆,因出版物爆增而逼着改变?20250828